1. 私域流量池搭建,要先有流量
流量的来源有很多种,可能源于外部广告投放,也可能是自己做的裂变营销、社群营销,还可能是品牌自己原来本身有的流量。
数据分为靠前、第二、第三方。靠前方数据一般指的是企业自己的官网,上面有很多用户行为数据,或者自己的CRM数据,这些是自己的数据。第二方数据就是从用户那里返回来的数据,比如这个人是否读了你发给他的短信,他收到了你的邮件以后是否反而取关了……这些信息代表了客户对你的态度。第三方数据就是从外部平台获取的一些数据。
各大巨头平台的用户数据只是流量来源的一种,巨头扮演的角色也只是帮忙把流量带到你的门口,流量池只是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流量汇集在一起,之后运营的时候可以方便随时取用,但其本身是无法解决流量问题的。所以,企业要搭建自己的流量池,前提是要有流量。
至于如何将这些流量放到自己的池子里,或者如何避免让这些流量流失,才是企业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需要解决的事情。
2. 将各方流量数据整合到自己的流量池
先,要将不同系统和平台的数据都汇总起来。
比如Linkflow的平台,用户进入以后,系统就结合百度数据可以自动获取很多信息,一进入系统就已经给用户打上了很多标签,比如官网浏览次数、浏览时间、性别、年龄、历史行为等,而打标签的规则都是系统提前设置好的。可能客户自己感觉不到,但实际上机器已经做了大量运算。
同时,用户的各个行为产生的数据,比如扫企业微信二维码,还有之前企业CRM系统里面的数据,都会进入较后这个系统的数据库汇总起来,之后需要相关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取用。
3. 利用私域流量池,制定精细化运营策略
有了数据基础以后,将这些数据做成可视化图表,比较不同的群体特点,比如城市分布、时间分布等。
根据客户购买旅程,可以将用户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比如Linkflow自己公司内部是将用户分为14个阶段:产生意识、下载白皮书、电话沟通、产品使用、销售跟进签约、审核实施、售后维护……针对每个阶段,先公司要有专人负责,并设定目标,比如一个阶段目标是高曝光率,一个阶段是为了高转化率,而另一个阶段是为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也要制定不同的跟进策略促进目标达成。以「试用」阶段为例,Linkflow会给客户14天的SaaS试用期,较开始可能会给客户邮件发一些新手指导等,但如果后台发现这个客户一直到第7天还没有使用,就会再发一封提醒邮件,告知客户要及时免费试用,否则就要收费了。企业可以自己制定不同的场景,提升转化率。另外不同场景的转化率,Linkflow提供的系统都可以计算出来。如果每个阶段的效果都可以提升5%,那么较后的结果将会是非常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