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流量,就相当于有了业绩,但是现在有流量却也不意味着有转化,再加上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原本靠流量提高业绩的模式就行不通了。
如今,BAT巨头像腾讯、阿里都在对外强调自己的开放姿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利用这些流量和数据。
阿里、腾讯平台上的流量和数据,是多家企业同时共享的,并不属于企业自己。
举个例子,一个卖宠物的电商,有人在他的京东店铺下了单,但这个用户却在淘宝收到了他的竞争对手的广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京东和淘宝的订单数据都会进入企业的ERP中,按照阿里的规矩,ERP中的订单是要入塔的,也就相当于将数据存到了阿里内部。而阿里在站内的广告投放,是根据后台的大量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的,比如自动给近期买过宠物的人推荐相关的电商广告,但是算法只能判断哪些人对这类广告感兴趣,却无法判断推荐的广告是否是这个品牌的竞争对手。所以,广告竞价的时候,价高者得,出价高的电商广告自然会优先排在前面。
在巨头流量花园封锁下,品牌很难在与巨头的博弈中掌握主动权。所以,企业需要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可以在流量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节省成本,用更精细化的运营方法提升客户体验。
构建私域流量池所产生的价值
远超过需要付出的成本
如果企业完全自己搭建私域流量池,确实会耗费非常高的成本,基本数据终端的项目都是几百万起。
成本主要来源在于数据对接。其实小型企业如果用标准化的SaaS,那么整个对接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也不用特别多的开发。但很多大型企业,像Linkflow的客户平安、安联,需要去和它内部本身的很多系统进行对接,这一部分耗费的成本就很高了。
虽然初期搭建的成本比较高,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为企业产生的价值,是远超过之前付出的成本的。
1. 私域流量池可以提升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企业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可以让不懂技术的人也能自己去取想要的数据,让前端运营的各个小团队将精力放在创新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而不用受限于技术部门漫长的排期,也就不需要担心技术支撑问题。
这其实本质上解决的还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先,在整个组织结构上,负责消费贷运营的人和开发的人都是直接汇报给支付部门的,那么消费贷运营团队有需求的时候,开发的技术人员不一定愿意帮忙做。
可能提的需求很简单,比如想看一下活动带来的注册量、转化率、投放哪个渠道效果会更好等。但是,做运营的人和做开发的人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认知鸿沟。运营的人不知道在上线前是需要做测试的,而测试的时候要开发支持就很困难。开发者觉得你连要做什么都没有想清楚,就找我来开发。而且开发者会更希望自己做的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的事情,会更有成就感,而不是每天都在做这些很简单的事情。所以做开发的人并不愿意去帮运营的人做这件事,那么运营者自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是运营者和开发者之间存在的一个天然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就是企业组织里面配专门做技术的人来支持消费贷这边的业务,要么就是他们自己可以有一个系统,「所见即所得」,让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自己去取一些数据,而不依赖于技术人员,运营的人自己就可以去完成所有业务流程。
所以,企业搭建自己的客户数据中台,就可以支撑「低代码」的实现。尤其对于多项目并行,各项目相对独立,但业务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类似的公司,这种数据中台就有存在的价值。
2. 私域流量池大幅降低了运维的工作量
市场部和运营部门的一大痛点就是报表,报表需要将数据和信息清楚的勾勒出来,所以一般市场部需要有一个MQL的营销数据报表。而使用了机器自动化以后,就可以大幅降低这些报表的工作量。
举个例子,之前Linkflow有一个客户,他想做的一个事情是:将之前用户填写的表单信息与来加企业微信的用户进行匹配。他需要知道这些来加企业微信的人,与之前填写的表单上的人是一一匹配的,包括手机号、公司、职位等如何一一对应。而因为他所处的行业人数并不多,企业微信里面有700个粉丝,而当初的表单里面有大约800多条数据,所以他可以自己一个一个去进行匹配,较后能匹配上将近400条。一个是企业微信的后台数据,一个是表单的数据,这是两个厂商的两个工具,本身是无法直接将这两个部分的数据直接匹配起来的。而现在Linkflow的产品可以帮助将这两个不同平台的数据自动匹配,将用户信息整合对应起来,这是可以实现的较基本的场景之一。
3. 基于私域流量池,追踪渠道效果,降低预算成本以前在百度上投放广告,是根据点击量计费,但是点击量不代表注册量、转化量,而很多时候点击率越高,转化反而越低效。所以关键词投放出去了以后并不知道实际效果怎样。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公司可能会去找销售或客服这些经常和用户沟通的人,让他们帮忙留意哪些关键词是用户经常提到的。但即便如此,这也是来自于主观感受,而无法用数据化呈现出来。
一般企业至少需要投放6-10个渠道,较多的时候需要投放19个渠道,而每个渠道至少要投放5万个关键词,有时候一个渠道要投8万~10万个关键词。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靠人工来管理的话,那么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即便企业要投放的关键词没有这么多,一般也需要投放几百个关键词,一个月也需要几万元的投放,而如果利用数据化管理,基本可以节省20%~30%的成本。
除了关键词投放以外,类似的渠道效果追踪还有像KOL管理、不同平台的营销效果等,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转化数据选择较好的销量渠道或方式。
不同渠道的效果是因产品而异的,所以企业需要通过私域流量池进行数据化管理,来找到与自己的产品较贴切的渠道。
4. 提高转化率,降低客户流失率
私域流量池的较终效果将会体现在销量情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