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天使用手机的黄金时间点,就那么几个,而信息爆炸尤其是营销广告过量,导致了人们对新的信息试探周期变长,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获取信息时,会形成阿卡姆剃刀至上——只要在1-2s的试探之后,被认为的无效信息就会被很快剔除。
不是流量焦虑,而是你提供的信息根本无效。
重复的创意、几乎没什么变化的投放渠道,让信息无效性更为放大,使得面对流量获取,越多的投入,只能增加越多的沉没成本。
长期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信息生产工具、环境、思维,及信息获取渠道与受众认知思维的整体改变。“私域流量”显然不是一个结构性调整的宏观手段。
它的价值在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产品(以快消品为主)的变现需求,本质上而言,很难讲它是一个成体系的思维模式,从结果来看,对“私域流量”的判定或使用,更接近于一种聚合了中长尾流量的营销途径。
与传统的品牌营销要经历认知、认可、认同,三个阶段转变相比,“私域流量”其实是把认同前置了,基于“网红”的光晕和“个人信任”,受众对产品的认知判定被“熟关系”替代,进而在短视频这种快速的消费环境下,以及朋友圈等价于认同圈的观念下,完成消费行为。
从流量获取端上,“私域”更像是对社群营销的微调,把直接拉群的要步骤,替换为了添加素人KOC的个人企业微信号,拉群成为次要动作,但围绕卖货,较终“私域流量”还在得在社群内进行,而社群的玩法,其实没有特别实质性的改变。
此外,从营销本身来看,“私域流量”有个无法回避的硬伤就是——不管是个人也好,还是社群也罢,真的有人愿意天天看广告买货吗?复购率真有宣传的如此神乎其神?
广告本身就是打扰人的行业,在短期来看,特定的营销期间,比如:618,受众会觉得作为你的“私域流量”,被你推荐商品,是与当下的消费动机契合的。
在消费区间过去后,所谓的“私域流量”不可能离开高成本的运维,更真实的是,个人IP、网红标签长线来看,都是一个个的品牌符号,虽然前端能收割大部分利益,但品牌的长线运营真的是一个“私域”就能解决吗?
一个成熟的平台,不仅会考虑自身的广告能力,更要考虑长久的变现模式,B站上用户对up主频繁恰饭(接广告)会产生极大抵触,也能说明这一点。至少在较为纯净的社群,类似快手、抖音的卖货模式是行不通的,企业微信公众号持续低打开率,也说明大号个人的商业化会对整体平台的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私域流量”的运营和变现,其长存性和可持续是要打个问号的。
不过,对于“私域流量”的开发和归类,还是能缓解短期内的流量焦虑的,至少对于快消品来说,这可是比“新零售”更好的卖货途径。更自然地看,人是自证的动物,“卖课”也是“私域流量”缓解焦虑的不二法门,既然产品或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不如先上一课吧。
以此引发的关于“私域流量”的培训,相信就足以收割一大波焦虑的流量,而更有趣的是,本身通过搜索引擎去搜索“私域流量”,你可能压根找不到任何解决方法,但做了“私域流量”关键词广告的企业微信外挂工具,或许能更好地告诉你“私域流量”到底是个什么“亚子”。
较后
一套商业模式,其实无需自证,市场的客观规律自然会让它露出本来的面貌。在焦虑下的实践,必然会在今后长时期引发对这一概念或者模式的祛魅。
“私域流量”脱离开特定的平台和产品能不能玩得转,我们不妨一起“趁热”的同时,在未来一同正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