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说得再好听,较后还是要落地到“公域”的平台上。
一个例证是企业微信对拉人外挂的封杀,实际上就挑明了“个人信任”这个假定大体上会被官方判定属于“黑产”,毕竟,这套逻辑与“好物圈”并行撞车了。
但不能说“私域流量”完全靠企业微信,另外小红书、知乎、豆瓣等更为垂直的社区也是有带货先例的,“个人信任”从本质上看更像是(KOC)key opinion customer策略,说直白一些就是“杀熟”(非贬义),我们反感“杀熟”,而一旦被推荐的商品实现了某种心理预期(比如:这款口红是当季限量),我们又乐于受这些素人KOL的影响。
因此,从对假定验证过程和“私域”的外部环节来看,整体的流量环境是没有变化的。在流量稀缺的大背景下,商家作为买方市场的角色没有太大转变,只是在特定环节下,我们看到的“私域”是一片卖方的繁荣。
“私域流量”解决焦虑?
有意思的一点是,在“私域流量”的环境下,卖方的繁荣并不是由商品的稀缺造成的,反观带货或种草的内容,都是很普通的大众消费品,就算在特定的,比如:奢侈品或球鞋市场,有限量版的概念,但整体而言,渠道的变现能力还是得靠普通的消费品决定。
回到“变现”这个原点,如果流量溢价的实现,都无法符合基础的供求规律,说明“私域流量”这一新的概念或说“流量思维”是值得商榷的,而在“私域流量”爆发的同时,它真的就解决焦虑了?
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务必会经历三个阶段:焦虑期、祛魅期及正视期。“私域流量”正逢“焦虑”。
对“流量”的“焦虑”从根本上看,是对“信息有效性”的焦虑。如果人口数量大略等同于流量,近两年人口增幅放缓,对总的流量口袋的确会有所影响。但就移动端的流量来看,在手机出货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一定会趋于一个恒值。
不是总的流量变少了,而是这个恒值背后的流量人口,无论媒介使用习惯,还是对信息的接受程度都达到了稳定和饱和。